《河南农业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方言里的情怀

   期次:第743期   作者:农学 范晓玉   查看:343   


  室友和家人打电话,不知是讲到了什么,嘴里突然蹦出一句“眼气得很”。我笑了,心里有种说不上的感觉,就像幼时荡秋千,荡到高处,心会忽悠一下飘起来,眼下就是这种心境。“醉里吴音相媚好”,有人说片语方言,一纸乡愁,走出家乡后,方言就成了心里独特的温存。因为方言里藏着故事和文化,藏着记忆和情感,不管走多远,听到乡音的那一刻,也总会瞬间红了双眼。
  人类活动促进了方言的汇聚和交融,也调动着人类的多味生活,中国人称这为“缘分”。诚然,方言就是一种亲切的维系,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。每一种方言都有不同的特色和发音。我身边有一位新疆哈密的姑娘,她对方言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。她曾告诉我新疆方言和普通话挺不一样的,比如说“很厉害”,用那的方言说就是“攒劲的很”。维族人会把“小伙子”叫“巴郎子”,会把“囊”叫“囊饼子”。小妹在安阳上学,每次通电话,总会给我念叨几句,在那“老样儿”意思是太阳,“八甲”指“淘气”,“七哩尚”就指很漂亮……着实有趣得很。
  方言是情感交流的媒介,像是空气与水,平时感触不到,一旦远离才觉得可贵。方言代表着地域的风情,代表着家的味道,不可或缺。想家了,亦或遇到不如意的事,总是忍不住要给家人打个电话,通过电话传过来的熟悉乡音,会瞬间触动最敏感的神经,涌起来的心事充斥了原本已经整纳好的情感。仿佛眼前能浮现父亲微笑着、有些泛黄的面庞,想起妈妈时常的唠叨,还有那些嘘寒问暖……听着熟悉的乡音呢喃,没着没落的心才仿佛找到了些许安慰。
  有一种情怀叫家乡话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土地本就赋予给我们她最好的东西。那些泥土和着花朵芬芳的乡土味,却在都市繁华的车水马龙里若隐若现。随着普通话的普及,我们能听到的方言也越来越少,甚至有一部分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,方言所代表的一方民俗文化也在慢慢被人遗忘。
  冯骥才先生曾说:“只有保护好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,才能抓住地域精神和城市灵魂,丰富城市的历史记忆。”诚然,方言不仅是区分每个地区的一种标志,更是中国多元地域文化的承载者,而我们既是多元文化的受益者也是多元文化的传承者,未来我们要传承方言文化里面的精髓,让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!

河南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10628次访问,全刊已有7406928次访问